- 时间:2019-01-09 15:44:52 来源:58gu.com 作者:
-
ABN新指引带来新机遇 信托迎来ABN大蛋糕
日前,交易商协会发布了《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修订稿)》(以下简称“ABN指引修订稿”)。
根据该指引,资产支持票据是指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发起机构)为实现融资目的,采用结构化方式,通过发行载体发行、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收益支持的、按约定以还本付息等方式支付收益的证券化融资工具。
此次“ABN指引修订稿”重点对资产支持票据的资产类型、交易结构、风险隔离、信息披露、参与各方权利义务、投资人保护机制等进行了规范。
此次ABN指引的修订也将为信托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发展机遇。交易商协会与信托公司共同研究探索信托型ABN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但直到2016年6月20日,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才在银行间市场发起成立第一单信托型ABN,即“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信托资产支持票据”,此后又陆续有几单信托型ABN产品发行落地。
截至12月底,银行间市场共计发行8单ABN,其中6单为信托型ABN,发行总额为151.57亿元;根据交易商协会网站披露,目前有3单信托型ABN正在接受预评、两单待上市。由于信托公司可以担任ABN的发行载体,并且信托受益权被纳入了ABN的基础资产范畴,预计随着新指引的实施,信托公司参与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空间将被打开。
近两年,交易所市场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非常火爆,2016年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达到4465亿元,超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3908.5亿元)。
虽然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已经异化为债务融资工具,而非纯粹证券化融资工具,但是由于其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其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但是,目前信托公司不能直接参与交易所市场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只能通过信托受益权的资产证券化,借助“信托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的双SPV结构来开展这项业务,在这当中,信托公司绝大多数是充当通道角色,业务附加值低。
未来在银行间市场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信托公司可以特定目的载体管理人的角色直接参与到交易中来,这无疑更有利于信托公司参与分享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机会。
不过,在目前已经发行的ABN中,银行在整个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托公司仅充当通道角色,因为银行掌握着项目来源。在已经发行的6单ABN中,客户都是银行的,为了帮助企业丰富融资手段,降低成本或是降低银行自身的贷款集中度、调节贷款额度限制等,银行的投行部门可为具备发行ABN发行方条件的企业设计整个融资方案,包括交易结构的设计、相关中介机构的选择、发行承销等。
这6单信托型ABN中,中央企业占据了三单,他们本身是银行的优质贷款类客户。信托公司作为发行载体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对基础资产、相关交易主体以及对资产支持票据业务有重大影响的其他相关方开展尽职调查;管理受让的基础资产;履行信息披露职责以及按照约定及时支付相应资金等。由于资产和资金端都由银行主导,信托公司仅充当发行载体,这与其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地位较为类似。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