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01-09 15:41:45 来源:58gu.com 作者:
-
2018年,对于短债基金来说可谓梦幻年景,备受资金青睐。临近年底,短债基金规模持续爆发,部分产品在四季度规模猛增超过200亿,强势挺进公募(除去货币及短期理财)单只基金规模前十榜单。有部分三季度规模基数较低的短债基金,四季度规模环比增长近30倍。
短债基金风口正盛,有基金公司希望新发产品追上风口。记者从基金公司了解到,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银行渠道更愿意向客户推荐已有的短债基金,这些产品在收益率上更占优势。新产品被推荐的概率较低。
多只短债基金去年四季度规模大增
2018年,市场普跌,作为最大赢家之一的短债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惨烈的市场环境中依旧受到资金的青睐,迎来大量涌入的避险资金,相关基金规模直线上升。截至年末,嘉实超短债、平安短债以及广发安泽短债等基金规模已跃升至百亿以上。嘉实超短债基金2018年底存量规模达到250.95亿元,进入全年单只公募基金(除去货币及短期理财)规模前十;平安短债基金也以167.36亿元规模进入30强,广发安泽短债基金四季度末规模115.93亿元,名列2018年单只公募基金前50强。
从规模增量上看,相比去年三季度,嘉实超短债基金在去年四季度规模大增205亿元,平安短债及广发安泽短债规模增长也都在80亿元以上。从规模增幅上看,创金合信恒利超短债去年四季度末规模为36.39亿元,相比三季度增长了27倍;中欧短债基金四季度末规模为43.28亿元,环比实现了11倍的增长。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去年四季度,公司对旗下短债基金进行重点持续营销,单季新增规模一度超过100亿。即使在年末有部分赎回,存量规模依旧在百亿以上。
另一位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也表示,部分成立较早的短债基金,四季度都有相当突出的业绩表现,加上持有7天以上不收赎回费,在多个互联网渠道同时进行营销,规模大幅增长。
不过,上述基金公司人士也坦言,主代销行对新发短债基金热情不高。“最近一只正在发行的短债基金,主代销行并未将其列入重点产品名单,而是更愿意对此前已经成立的短债基金做持续营销。一方面原因是新成立的短债基金还要经过建仓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债市收益率已经下降不少,已有的短债基金配置的债券及存单收益率更高,新发的短债基金在配置时点上相对落后。”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