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12-16 17:33:42 来源:58gu.com 作者:
-
现如今监管越来越严格,多头借贷者几乎弹尽粮绝。可没想银行却在此时杀入行业,大量发行信用卡。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再次崛起,大量的中介,又涌回信用卡领域。
因为人行征信和互金数据尚未打通,网贷逾期的老赖,在中介包装后,都可以顺利办信用卡。
而中介生意也再次红火异常,有人月入500多万。
银行的冒然进入,受到行业内质疑:这是要收割现金贷的最终果实,还是要成为接盘侠?
01 比网贷都容易
“历史总会轮回。”大中介平和山最近在一次中介聚会上,笑着回顾自己的中介从业史。
他10年前入行,靠帮客户办信用卡,赚了第一桶金。3年前,网贷崛起,他转行撸网贷,赚得流油。如今,他又回归了老本行,开始主办信用卡,没想到生意好得惊人,月入500多万。
大量的中介,正在从网贷重回信用卡领域。
“这波银行很疯狂,很多银行下达了半年发卡量翻10倍的指标,门槛放得特别低。”平和山称,一些为了冲量的信用卡,下卡率会高达90%。
而现在,中介给客户包装资料,“比网贷都容易”。
“银行的风控套路,就那几个。”平和山称,银行厌恶高风险人群,他们就“投其所好”,将客户包装成在医院和事业单位工作,哪怕客户已经失业。
“最好将客户包装成这些单位的非正式工,因为银行会查公积金记录,非正式工不会有破绽。”另一位中介张文武表示。
中介还知道某些银行的内部“白名单”。
“当地的明星企业,银行的风控系统可能会开后门,如果客户综合评分高,会直接通过审核,不会电话回访。”张文武称。
而张文武会从某宝上,搞一些神器。“有一些改定位的软件,淘宝上几块钱,比如天下游、V8。”张文武称,用这些软件,可以更改客户的电脑IP地址和手机定位。
那如何应对银行偶尔发作的“电话回访”?“我们会在客户手机上设置呼叫转移,银行电审就会转接到我们这里。”张文武称。
这些风控规则,中介都是如何得知的?有一些老中介,经过反复测试,就能找到门道,但更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到“内应”。
“我没事就和银行的人吃饭,他们会把一些冲量任务、风控规则都告诉我。”平和山称,他帮银行完成工作量,还会给对方一些回扣。
比如,赚了100万,分银行内部的人30万。
在中介内部,还广泛流传着一份“办卡顺序”。“如果要办理多张信用卡,交件顺序是有讲究的。先申中信,接下来是平安、兴业、浦发。这四家交完一天后,再开始交其他家,比如民生、广发、光大、建行。交行回访较多,通过率低,可以放在最后。”张文武称。
这个排序特别有意思:将风控快、好下卡的放前面,越难的越靠后。
信用卡中介如何收费?
“按照下卡额度,我们会收取10%的中介费。”张文武表示。也就是说,如果帮一个客户下了一张额度3万的信用卡,他就会收3000元。另一位中介李少文表示,根据下卡额度,行业内通常会对客户收取10%-15%的中介费。而对于那些全程包装、额度在7-8万之间的客户,中介费可以收到20%。
正因如此,信用卡中介也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我下面会发展很多下线,他们去获客,我给他们一点提成,他们一个月可以赚几万。”平和山称,传销的思路,早被他们运用到极致。
他们甚至会在QQ群里,直接招募“下线”。
信用卡中介再次崛起 银行为网贷收拾烂摊子
一个QQ群中的信用卡推广员招募截图
而中介大军中,还有很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业务员”。他们除了自己推销信用卡,同时还发展下线,招揽中介帮助他们完成业务量。
“因为客单价比网贷高,所以我们现在赚得比做网贷中介的时候都高。”平和山称。中介大军再度回归,重启信用卡生意。对于他们来说,那个疯狂时代,又回来了……
02 办卡超市
中介的利益江湖中,正在出现新的“角色”。线上正在兴起一个全新的模式:办卡超市。它类似于网贷的“贷款超市”。
“金银铺”,就是典型的一款办卡超市。在金银铺的页面上,每个银行的名字下面,都注明客户办信用卡的返现额:交通银行110元,光大普卡140元,光大白金卡220元,中信银行220元,哈尔滨银行70元……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