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10-02 18:41:54 来源:58gu.com 作者:
-
9月26日,“网红”火锅海底捞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此前,美团、小米等已在港上市,今年港股IPO数量迎来新高。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9月27日,今年以来在港股上市的企业已达153家,距去年160家的近10年纪录仅一步之遥,创近10年来新IPO过会数量纪录势在必行。此外,7月有35家企业在港股首发,1月有28家,2、3、5月分别有17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在港股上市的中资民营股达到79只。
“今年很多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有多方面因素。”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港股今年启动新股改革,创新力度较大,做了很多吸引中概股赴港上市的举措,卓有成效。而A股IPO审核门槛很高,成功率较低。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在港股进行IPO。“同时,港股存在国际化优势,其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领先于A股。”
“今年港股IPO的总量,超过一半来自内地。”华泰资管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吴明义对《上海金融报》记者指出,内地IPO制度下,对企业盈利、成立时间都有一定限制,一些比较优质、二级市场投资者较感兴趣的企业并非都能通过审核标准。“比如小米,其经营亏损的状态是没办法通过A股IPO审核的。”
“同时,一些新经济代表公司,比如注重流量和用户数目的美团,国际投资者更了解其盈利模式,更接受流量转化成经济的模式。”吴明义指出,较A股而言,面向全球的港股市场对这种模式的接受度更高。加之A股IPO审核较慢,美团、小米等企业融资的急迫性很高,这些资金对其下阶段发展有比较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过,虽然今年在港股进行IPO的企业数量很多,但破发的股票也不少。截至9月27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36%,报27715.67点,成交量降至777.1亿港元,前一交易日为1079.9亿港元。值得关注的是,上市首日的华兴资本大跌超20%,截至收盘跌近22.33%,报24.7港元/股;海底捞上市首日虽未破发,但9月27日跌破17.8港元/股的发行价,跌逾5%,报16.92港元,盘中最低见16.8港元;次新股美团点评连续4个交易日下挫,截至收盘跌2.62%,报67港元。
付立春对记者表示,“港股市场上,新股破发并非鲜见。就市场属性而言,港股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定价比较市场化,新股上市后并非一定要连涨,而且港股分化现象严重。此外,今年资本市场行情也不稳定。”
吴明义也指出,海外二级市场新股破发并不少见,只是内地市场习惯了新股连续上涨的状态,且当前权益市场表现的确不好。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