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1RSS2 加入收藏
股票 必读教材第一步:新手疑惑第二步:开户买股第三步:必要名词第四步:看盘基础第五步:股市常识第六步:炒股书籍第七步:视频学习终极操盘 知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新闻

    吉利汽车股价腰斩仍贵40% 财务引忧虑销售结构存隐患

  • 时间:2018-09-23 17:19:18  来源:58gu.com  作者:
  •   近日,港股吉利汽车一度跌破14元港币,股价从本轮调整前的最高点29港币算起已遭腰斩,同时创出2017年6月至今的新低。

      与股价走势不同的是,吉利汽车的销售和业绩情况却屡创新高。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完成销量76.7万辆,同比增长44%,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54%。

      销量和业绩的强势不仅与股价背离,也独立于全行业景气下行的大背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1-6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为1177.53万辆,同比仅增长4.6%,吉利汽车销售情况远远好过行业平均水平,高居行业第一。

      那么,究竟是市场看错了还是公司确实出现了变化?

      债务引发现金流忧虑

      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销量和业绩表现在业内可谓鹤立鸡群,不过半年报同样也透露出公司一些不良信号。

      中报显示,虽然公司总体负债率为55.8%(总资产893亿元,总负债498亿元),处于汽车类整车上市公司中等水平,但公司截至上半年末总借款(包括银行借款及2023年到期的五年期3亿美元3.625%债券)较2017年12月31日约13亿人民币大增超过150%,达到32.9亿元。

      应收账款增加速度也远超业绩增速。

      2018上半年,吉利汽车应收账款及票据(不包括其他应收款)为248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143亿骤增73.4%,而同期营收增速为36%、利润增速为54%,显著低于应收款增速。

      公司的应付款增幅也较为明显,从去年同期223亿元上升34%达到了299亿。新浪财经注意到,之前已有新闻爆出吉利汽车在供应商供货的过程中,严重压低价格并拖延货款,拖欠时间可长达数月甚至一年,其间还会要求供应商降价,如果不降会继续拖欠。从应付款变动情况来看,这类问题应该确实存在。

      现金流指标是汽车制造厂商最为重视的指标之一,对于业务规模急剧扩张中的吉利汽车更是如此。

      中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6.8亿,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8.2亿,这两项之和相比去年同期,净流入额大减48亿元,同比流入增加的仅筹资现金流,其流入净额为19亿,说明公司在现金流趋紧的情况下加大了融资力度。由此带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8亿下降到162亿。

      吉利汽车现金流变化的情况,也一定程度佐证了公司以自身巨大体量作为对上游供应商谈判的筹码,压低供应商报价并拖欠货款,从而帮助维持现金流的稳定。

      严重依赖SUV 销售结构存隐患

      不仅是财务问题,新浪财经还注意到,在行业内称雄的销量方面,吉利汽车也存在不小下滑隐患。

      披露的中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所有销售中,SUV车型(包括“吉利博越”、“远景SUV”、“远景X3”、“远景S1”及“远景X1”)的总销量为318949台,占总销量的42%,增速高达78%;从单款车型来看,最畅销的“吉利博越”也是SUV,销量达到127088台,占总销量的17%。可以看到,SUV不仅是吉利汽车的主力销售产品,也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重要来源。

      然而,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油价连续上涨以及消费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乘用车中SUV所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在国内1097.44万辆乘用车销量中,SUV销量为468.89万辆,同比增长6.3%,较去年同期16.8%的同比增速下跌明显,更是远低于之前保持多年20%以上的销量增速,今年上半年,SUV的销量更是出现了罕见的四连跌,国内SUV市场正在快速冷却、疲态尽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占吉利汽车近半壁江山、增速处于所有车型第一的SUV产品,销售压力可想而知,未来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值得高度警惕。
      

  • 点赞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