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8-25 11:13:15 来源:58gu.com 作者:
-
中国信用卡产业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第一个十年里(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兴消费金融支付工具,还未能被国内大众所接受,但人们的透支消费意识已经慢慢觉醒;第二个十年中(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代中期),经过长足的发展,大众消费和理财意识普遍觉醒,民众生活迅速步入刷卡时代;最近的十年(2000年代中期-2010年代中期),信用卡已不仅仅是一张卡,不同的额度和服务更代表了持卡人的身份地位;如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各个领域不断渗透,信用卡账户和卡片介质迎来了新的变化,支付手段面临着无限可能,信用卡产业或迎来新的起点。
正是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8月18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国内知名财经媒体经济观察报联合发布了《2018新世代消费成长手册》,重点解读了信用卡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值得重视。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长期来看,信用卡的业务规模会走向以存量市场为主的竞争,但当下仍在持续高势头增长。数据显示: 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发卡量达5.88亿张; 2018年二季度,这一数字大幅增至7.8亿张。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国内移动支付的兴起,但尽管如此,信用卡行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一方面,我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在快速增长,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明显偏低;另一方面,信用卡在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一线城市和小城市人均持卡量差距依然明显。
国内信用卡业务在维持高增长势头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18新世代消费成长手册》中专访了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刘瑜晓,他认为,作为传统商业银行中最具互联网基因的业务条线,信用卡依然是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领头羊”。未来信用卡业务将更多依托长期、规范的经营中沉淀出的大批优质客户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依托不同的消费场景,积极打造差异化的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双驾马车:消费场景拓展和金融科技创新
《2018新世代消费成长手册》中,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认为,科技赋能消费金融的趋势有三:其一,移动支付将渗透到各类消费场景中。未来移动支付在线下消费的使用率有望超过线上消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生物科技将在移动支付业态中得到更多应用。其二,物联网金融将助力消费场景建设。5G时代的到来,将使得一切与用户相关的物品,都成为金融服务触动用户的终端,物联网能够真正实现金融服务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三,信用生态将与消费生态深度融合。移动信用消费有望成为主流消费业态,在此业态下,用户的消费体验将得到更大提升。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愈渐推动着个人生活场景的全面线上化态势。各银行的信用卡运营部门不仅需要拓展更丰富的支付场景,也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供更便捷的支付体验。此次光大银行与经济观察报联合推出的《2018新世代消费成长手册》,为我们展示出这样一种值得期待的可能:消费场景拓展和金融科技创新的相互融合促进,不仅是整个信用卡行业的一大发展方向,或许也是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一大趋势。消费场景的拓展和金融科技的创新,有望成为国内信用卡行业发展的双驾马车。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