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1RSS2 加入收藏
股票 必读教材第一步:新手疑惑第二步:开户买股第三步:必要名词第四步:看盘基础第五步:股市常识第六步:炒股书籍第七步:视频学习终极操盘 知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新闻

    追高惨被套 Pre-IPO快钱难赚

  • 时间:2018-07-30 17:53:16  来源:58gu.com  作者:
  •   近几年,资本市场热钱不断涌入Pre-IPO项目,仿佛只要能投资入股拟IPO企业,闭着眼睛都能赚钱。但随着市场趋向理性,新股上市后收益不断降低,一些参与Pre-IPO项目尤其是明星项目的后期投资者正在上演“追高惨被套”的剧情。

      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二级市场正在倒逼一级市场投资转型,依靠上市制度套利的Pre-Ipo项目“闭着眼赚钱”时代终结。同时,募资难的问题也在进一步压缩股权投资机构的“野蛮生长”,“慢下来”开始成为常态。

      IPO退出收益大降

      “VC/PE行业现在面临洗牌。很多投资机构在前几年募了很多资金,但这样的资金规模与实际投资能力是不匹配的,导致投资项目质量有问题。不仅是新成立的机构,甚至一些有知名度的机构也会出问题。”华南某百亿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人士张鹏(化名)表示,过去几年,一些机构盲目投资Pre-IPO项目,后续将面临巨大的退出风险。

      在张鹏看来,在没有足够投资能力的情况下,却又手握大量资金,投资的结果就是把市场搞乱。“比如在一些项目竞争上,他们就不跟你比拼专业能力,单纯就依靠价格、高估值竞争过你,结果把项目估值拉得过高。就像现在港股上一些破发的新股,那些最后一轮跑步进去的投资机构肯定是亏钱的。”

      事实上,目前很多刚刚奔赴二级市场的新股背后的投资机构收益已大不如前。A股今年上市的69只新股中,12只股价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港股市场中,一些新股更是频频破发,平安好医生、阅文集团等被投资机构寄予厚望的明星新股同样难逃破发命运。

      “今年港股上的一只热门新股,背后明星投资机构云集,但上市第二天就破发了。据我们估算,对于一些后期进场的投资机构而言,股价要在发行价30%以上才能保本。”香港某证券业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因此,摆在一些做Pre-IPO项目的投资机构面前的是一个进退无路的窘境:一方面是在热钱不断进场下,Pre-IPO项目估值被拉高,泡沫严重;另一方面,IPO退出收益大幅下降,难以兑现预期的高额回报,甚至不少机构因为盲目参与Pre-IPO项目,上演了“追高惨被套”的剧情。

      对于“偏执”于上市制度套利的投资机构而言,Pre-Ipo项目“闭着眼赚钱”的时代正在终结,而一场席卷一级市场的“募资寒冬”让这些投资机构更是雪上加霜。

      募资困局

      从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的多家股权投资机构看,募资难正在成为各机构共同面临的挑战,一些机构不得不因此直接降低募资规模和预期。一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人士表示,今年在股权投资上的资金募集已愈发艰难,基本很难募集到更多资金。

      

  • 点赞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