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7-28 14:23:33 来源:58gu.com 作者:
-
随着疫苗事件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被推下,面临重重危机的长生生物,已经到了企业“生死存亡”的边缘。受该事件影响,国内疫苗行业的竞争格局,似乎正在悄然发生着某些改变。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事件持续发酵的同时,“疫苗之王”的替代品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浮出水面:一方面,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称“中检院”)披露的批签发数据分析,受益于长生生物旗下疫苗工厂突发“休克式停产”,同为东北地区的两大竞争强敌已开始占据有力地位。
另一方面,市场留下的巨大空缺,终究开始引得数家国内药企进场分食长生生物留下的疫苗“大饼”;面对高速成长且潜力巨大的国内疫苗市场,竞合的天枰无论朝哪方倾斜,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均可称为引发行业变局的导火索。
由于疫苗设计品类众多,以下仅以长生生物主打的冻干狂犬疫苗和冻干水痘疫苗两类来解析接下来这两大细分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
批签发量成行业风向标,长生生物事件或加剧疫苗业洗牌
成大生物或“乘虚而入”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全部计划免疫疫苗的国家之一;目前国内共有45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3种疫苗,年产能超过10亿剂次。
这其中,作为国内人用疫苗销售额最大的品种,狂犬疫苗绝对是疫苗业内的“兵家必争之地”;根据中检院批签发统计,包括成大生物、长生生物、宁波荣安、广州诺诚在内的4 家公司已牢牢占据该领域约90% 的市场份额。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些年国内狂犬疫苗业真正的看点,绝对是成大生物与长生生物的“头牌之争”;作为狂犬疫苗界的资深“大佬”,辽宁成大旗下子公司成大生物,因背靠A股上市公司辽宁成大此前一直占据有利地位。
但长生生物在该领域的持续深耕与扩张,已变成其一个强劲且有力的竞争对手;双方主业类似技术无差、跑道几乎相同又同处于东北地区,双方的“瑜亮情节”均把发力的重点定位于国内狂犬疫苗产业。
数据显示,2017年,在长生生物15.5亿的营业收入中,来自于狂犬疫苗的收入达到7.3亿,接近半数,还有5.7亿元来自于水痘疫苗;成大生物则更为聚焦,在公司2017年的11.76亿元收入中,来自狂犬疫苗的收入超过10亿占营收的92.04%。
在此之前,成大生物作为绝对的行业领头羊曾长期占据行业第一,市占率一度接近九成;近些年,在包括长生生物等多家公司的集体冲击下,虽仍排名第一但已显得力有些不从心。
中检院批签发统计显示:2017年,成大生物的市占率已不足四成,且从2016开始,长生生物与这个老大哥的市场份额差距在持续缩小,并通过快速扩张产能意图赶超;从长生生物的批签增长率看,拥有477万签发量的长生生物,已在步步紧逼占据市场份额头名的成大生物。
随着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的“东窗事发”,特别是国家药监局收回长生生物的药品GMP证书,并责令其停止狂犬疫苗生产,面临重重危机的长生生物似乎已经到了企业生死存亡的边缘。
目前来看,随着长生生物疫苗的突然停产,市场格局必将因此发生变化;这其中,2006起全面实施的疫苗批签发制度,可被看作疫苗业市场格局变化的一大“风向标”——批签发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于疫苗类制品出厂上市时进行强制检验、审核的流程,检验合格或者审核通过的疫苗才可上市。
作为疫苗类企业销售的“准生证”,批签发数据无疑是疫苗行业唯一的宏观数据,依据此数据结合企业库存数量,方可代表了疫苗企业的实际与未来销售潜力。
从2018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中检院对成大生物的批签发量已经超过长生生物的9倍,且随着长生生物的停产,双方差距以及未来发展走向或将产生巨大变化;不排除成大生物通过此事件,再度扩大与行业内其它竞争企业的差距,继续稳固行业内头把“交椅”的地位。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