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7-27 19:27:17 来源:58gu.com 作者:
-
仅7月份,内地在港上市的企业数量就达到了17家,甚至超过内地IPO通过审核数量。而这一数字有望继续攀升。日前,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今年9月和10月,将迎来一批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的快速增长时期。
小米、映客、优信等独角兽企业已纷纷选择在港上市。而更多的内地新兴经济企业正在排队等待在港上市。无疑,内地新兴经济企业的密集赴港上市成为2018年香港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香港市场如此吸引内地企业奔赴的背后则是港交所在今年推出了25年以来最大的上市改革力度,包括推动H股全流通改革、新三板+H股联动,尤其是今年推出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
另一方面,国内IPO审核的全面从严以及金融去杠杆也促使了新经济企业转向港股市场。“国内IPO排队时间长,审核严格。而新经济企业在前期比较缺钱,在去杠杆背景下,融资难又贵。如果新兴经济企业不能够上市融资,资金链可能会非常紧张。而去香港上市则比较容易。”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记者表示。
新兴经济企业扎堆赴港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内地赴港上市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5家。仅7月份以来,这一数字就达到了17家。从6月份开始,内地赴港上市企业就开始猛增。6月份,内地赴港上市企业数量就达到了10家,较5月份增加了7家。
在所属行业上,7月份的新增17家港股中,所属行业最多的为信息技术和金融,分别有4家。其次为工业和可选消费,分别有3家企业隶属上述行业中。此外,有2家属于房地产行业,1家属于医疗保健。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2018年全年将有220家企业赴港上市,加上预计创业板市场首次上市企业有90家,全年集资总额预计将达到2000亿-2500亿港元,使香港有望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
数据统计,截至7月25日尚有271家企业赴港上市的申请正在“处理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赴港上市的教育企业增多,其中不乏新东方在线、沪江教育科技等著名教育企业的身影。
在排队在港上市的企业中,新经济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可以上市之后,吸引了一批生物医药类企业。
“如果顺利,很快也会有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一样可以进入香港的资本市场,所以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也见到市场正在改变。”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高峰论坛上,港交所上市发行部高级副总裁钟创新表示。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