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7-25 15:41:37 来源:58gu.com 作者:
-
上周五,“一行两会”同时公布重磅文件——
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央行通知”);
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简称“理财新规”);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名字有点长,不过没关系。简单来说,对于老百姓来讲,这将影响30万亿银行理财的未来发展,关乎大家的“钱袋子”;从行业看,它也将重塑和细化资产管理业的游戏规则。
步调
从时间上来看,“一行两会”出台文件时间一致,步调一致,金融监管的协调性增强,也不同于之前央行和财政部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互怼。《央行通知》讲得很清楚:“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制定了《通知》,就过渡期内有关具体的操作性问题进行明确。”
回顾过去一年,金融在顶层设计上有两件大事,都是致力于监管的协调性。
一是机构上,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是在去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设立的,办公室设在央行,金融监管由过去的一行三会变成一行两会;
二是制度上,制定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俗称“资管新规”,于去年11月公布征求意见稿,今年3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4月27日对外发布。
4月份“资管新规”虽早已发布,在基本原则和监管框架上作了规定,但细则近3个月未能颁布。在这一空档期内,市场机构一度进入观望期;新业务无法落地,实体企业嗷嗷待哺。
随着“央行通知”“理财新规”的靴子落地,有利于机构根据细则恢复投融资决策和资产配置行为。毕竟,稳定预期,统一监管,是制定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个看点就是金融监管的精神一致,这样有助于解决过去监管交叉、监管套利和监管错位等问题。
例如投资起点和估值方法的统一:银保监会的“理财新规”将公募理财产投资起点从5万调整为1万,缩小与公募基金的起点(1000元),同时,不管是银行还是证券类私募理财,合格投资人的投资起点统一为30万元(固定收益类)、40万元(混合类)和100万元(权益类和衍生品类)。
这一点意味着,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的配套细则相互衔接,避免产生新的监管套利空间和不公平竞争。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