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1RSS2 加入收藏
股票 必读教材第一步:新手疑惑第二步:开户买股第三步:必要名词第四步:看盘基础第五步:股市常识第六步:炒股书籍第七步:视频学习终极操盘 知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新闻

    “杠杆市”监管半年考:新型违法频发

  • 时间:2015-07-27 06:26:00  来源:  作者:
  • 改革遭遇“杠杆牛市”,过山车行情考验监管能力。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短期快速的暴涨暴跌行情,股市巨幅波动区间内,为谋利而铤而走险的行为明显增多。

      改革遭遇“杠杆牛市”,过山车行情考验监管能力。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短期快速的暴涨暴跌行情,股市巨幅波动区间内,为谋利而铤而走险的行为明显增多。

      上周五,证监会公布了上半年的稽查执法成绩单。数据显示,线索发现、案件调查以及行政处罚,都大幅超越去年。

      案件大增

      证监会获得违法案件线索的途径有多条,日常监管发现难度较大,最主要的方式,还是靠交易所等一线机构发现并上报。

      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共受理案件线索369条,平均一天受理2条线索。其中,证监会日常监管发现的案件线索仅54条,沪深证券交易所上报异常交易类线索253条,占全部线索数量的69%。另外,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期货交易所、舆情监控、投诉、举报、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等渠道新增加线索42条;其他部委转交等渠道20条。

      今年1~6月,证监会新启动初步调查180起,同比增长15%;新增立案调查136起,同比增长46%;新增涉外协查案件73起(其中沪港通开通以来新增市场监察信息交换17起),同比增长30%;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2起,累计对138名涉案当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冻结涉案资金和收缴罚没款分别达3.8亿元和1.29亿元人民币。

      从案件类型看,内幕交易仍是最主要类型。1~6月,查处新增内幕交易类案件144起,占全部新增案件总数的46%,新增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件41起,占全部新增案件总数的13%。

      “内幕交易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体现出主体多元化、行为隐蔽化、案件复杂化的特点。”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类案件涉案主体,已出现由公募基金向证券公司、托管机构蔓延的趋势,涉案金额也屡创新高。

      市场操纵与信披违规也呈现出新特点。其中,市场操纵类案件呈现出手法多样、隐蔽性强、跨市场配合等新特点。上半年,新增市场操纵类案件共计31起,占全部新增案件总数的10%,创近年来历史新高。上述案件中,往往利用市值管理名义内外勾结、迎合市场热点编题材讲故事、利用信息优势联合等手段操纵市场。

      1~6月,新增违规信息披露类案件38起,其中,博元投资由于涉嫌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并被强制退市。

      新案频发

      在本轮A股暴跌中,“恶意做空”被认为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根据证监会的官方说法,恶意做空主要是指跨期现市场操纵。近期监管层正在就市场“恶意做空”进行打击。张晓军指出,跨市场操纵表现出全新的行为特点,市场危害极大。

      暴跌的另一个元凶――杠杆配资,也受到监管层严厉的打击,与之相关的中介机构也遭到调查和处罚。今年上半年,证监会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检查发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及场外利用HOMS系统开展股票配资业务中,存在违规问题与风险隐患。之后,证监会组织力量进场核查,目前已对有关涉案主体正式立案查处。

      “针对专项检查及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证监会已启动了10起针对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机构、中介机构的立案调查。”张晓军上周五称,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伴随股市暴涨暴跌,上市公司大股东也通过减持股票实现利益最大化。不过,违规减持已经引起监管层关注。证监会已经加强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超过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超比例减持未披露、违反承诺减持、短线交易等违法行为的监测。据张晓军介绍,证监会已经组织筛查线索近50起,下一步将继续严查。

    (责任编辑:DF145)

  • 点赞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