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1RSS2 加入收藏
股票 必读教材第一步:新手疑惑第二步:开户买股第三步:必要名词第四步:看盘基础第五步:股市常识第六步:炒股书籍第七步:视频学习终极操盘 知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知识 > 炒股技巧

    [巴菲特]一只股攥7年 狂赚237亿!

  • 时间:2015-07-14 17:35:44  来源:58gu.com  作者:58GU.com小编
  • 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在香港IPO。福布斯世界富豪榜第八名、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尔瓦德·本·塔拉尔(H.R.H.PrinceAlwaleedBinTalalBinAbdulazizAl-Saud)出手最为豪阔,这位沙特王室的资产管理人通过国际配售一次认购了2.34亿港元的股份。

    这不是阿尔瓦德第一次接触H股,去年5月底,中国银行在港IPO,他一口气砸下20亿美元申购2.7%股份。同年10月,工商银行在港IPO,沙特王子再度下注20亿美元。

    阿尔瓦德是众多瞄准H股的海外投资者的一员,而他们之中最出色的代表则是巴菲特。

    2002年,H股迎来了入港10年后的首波行情,甚至出现A+H股的H股价超过A股的现象。巴菲特正是这波行情最有力的幕后推手。

    巴菲特选择了中国石油(0857·HK),2000年,中国石油的价位还在1港元多的时候,巴菲特已将其选为自己十大重仓股之一。到2002年10月底,他已持有超过22亿股中国石油,入货均价约为1.68元,而此时中国石油价格已冲过2.5港元。巴菲特的净利润约为23亿港元,另外还有2亿多元人民币的股息。

    此后数年,市场不断传来巴菲特通过旗下基金继续入货中国石油的消息,其利润更是翻跟头似的往上涨。至2003年4月,巴菲特在中国石油上投资4.88亿美元,获利则达到14.27亿美元。 58gu.com-盛博吧,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2004年后,受海外石油公司大量沽售中国石油股份影响,市场盛传巴菲特减仓中石油。2005年3月,中国石油业绩发布会上,巴菲特致信该公司高层称:我们持有10亿多美元的中国石油(按当时市值统计超过20亿股)……除了中国石油以外,公司未购入其他任何一家石油公司的股份……此举不仅击破了外界的传言,更使人了解到巴菲特对中国石油的信心。

    截至今年6月,中国石油股价跃过12港元,巴菲特的23亿股中石油仅靠价差就赚得纯利润237亿港元。

    买H股就是图便宜

    便宜!这几乎是所有中国大陆投资者对H股的第一印象。

    据摩根大通测算,A股2007、2008年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4倍和28.1倍,而H股相应为16.6倍、14.2倍,比A股便宜近一半。

    45只A+H股份(即同时在大陆和香港上市)中,仅有两只在香港没有折价,其他的折价幅度则从三折到九五折不等。截至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H股对A股的平均折价约为40%,可观的价格差背后则是巨大的获利空间。

    从理论上说,同样的股票,在H股的挂牌价格终有一天会和A股挂牌价格趋于一致,而H股价格动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涨幅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针对众多大陆投资者"拣便宜"的想法,瑞士信贷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表示,期待同质A、H股出现同价几乎是不可能的。 58gu.com-盛博吧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陶冬认为,A股和H股两个市场资金来源不同、体制不同,估值标准也不同。在中国目前实施资本管制,实质利率为负的状况下,股票估值自然偏高;香港资金可以投资全球任何市场,投资人会以全球估值标准来看待港股。因此,当股票估值偏离全球标准,且预期的风险与回报不成比例时,投资者就很有可能选择离场。他说:"除非中国国内资金能100%拥有H股,否则两者在资金与机制上的不同,是无法使其价格差消失的。"尽管有潜在的风险,但这丝毫不能抑制投资者"拣便宜"的热情。"今年初在我这里开户的,绝大部分已经获得超过80%的收益。"一位专门代理大陆客户业务的券商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至于同股同价是否可能的问题,这位券商想都不想就说道:"我的客户并不关心是否同价,他们只需要看得见的收益。"今年7月,香港恒生指数创下23099.29新高。与此同时,大陆首批QDII(合格的本地机构投资者QualifiedDomesticInstitutionalInvestors)获准进行境外投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香港股市是QDII境外投资的首选。"

    香港联合交易所数据显示,2006年,外地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已占香港股市的42%,内地投资者在其中占有5%的份额。

    这一数字正在不断扩大。 58gu.com-盛博吧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 点赞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