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风险和投资决策
- 时间:2015-07-14 17:22:46 来源:58gu.com 作者:58GU.com小编
-
(1)投资收益率及其决定因素投资者之所以在具有较高风险的市场上进行投资活动而不是进行储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市场能提供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等于投资交易物卖出价格减去买入价格再加上各种附加收入(如股息、债息等)后除以交易物买入价格所得比率。投资决策面对的是未来,对未来的收益的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股票投资,股票未来的价格、股利都是不确定的,因此收益及收益率也很难确定。债券的情况要好一些,因为其利率一般是固定的。但债券同样面临利率变动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企业经营和财务结构风险,因此未来的收益率也是不确定的。除某些短期固定收益债券外,一般投资交易物的价格及股息收入均无法事先知道,其投资收益率也无法事先确定。因此,一般投资交易物的投资收益率是一个随机变量,投资者只能估计其概率分布并以此求出该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即投资期望收益率。投资期望收益率是未来各种可能的投资收益率的平均数。 影响交易物投资收益及投资收益率的因素可分为风险因素和非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包括可能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的利率波动风险、市场价格风险、购买力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结构风险等。非风险因素包括: 其一,交易物的市场性。市场性是指交易物在市场上的适销性,市场性强的交易物适销性强。这种适销性一方面表现为可以在投资市场上随时售出或买入,另一方面表现为售出或买入时无需在价格上作大的让步。衡量某一交易物的市场性强弱可用该交易物的成交量或最高最低价差额来衡量,成交量越大,市场性越强,最高最低价差额越小,市场性越强。交易物的市场性越强,对其持有者越有利。因此,对于市场性强的交易物,投资者一般愿意支付较高价格,从而使交易物投资收益率降低;对于市场性差的交易物,投资者只愿支付较低价格,从而使交易物投资收益率提高。由此可见,投资交易物的收益率与交易物的市场性呈反方向变动。 其二,交易物的可转换性和可收回性。某些有价证券,如部分企业的优先股和公司债券,往往规定在一段时期后可以转换为企业的其他证券(如普通股),从而使这些证券具有可转换性。这种可转换证券是投资者的一种选择权(option),这种选择权具有某种财务上的利益。因此,投资者对于有利可图的可转换证券,往往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所以,可转化性越强,证券的报酬率就越低。某些有价证券,如部分企业发行的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规定企业有权在证券到期前予以收回,并使持有者得到较债券面值为高的本金。证券的可收回性对证券价格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影响投资收益率。 其三,交易物投资收益的免税能力。某些投资交易物的投资收益可以减免所得税。交易物免税能力的大小是投资者选择投资媒介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有免税能力的交易物,由于其投资收益率可以减少或免除所得税,投资报酬为投资者实际所得,故投资收益率较低。因此,免税能力的大小与投资收益率呈反方向变化。 (2)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于某种特定投资交易物后发生亏损的机会或可能性。投资风险有很多种类,其共同点在于它们会引起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中的风险可用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来衡量。投资中常用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及协方差来分析和衡量投资风险的大小。 投资风险通常指未来实际收益和期望收益之间偏离的程度,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正好可用来反映这种偏离程度。各种投资风险最终都表现为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因此将投资收益率受影响的程度表示出来,即可概括地反映出各种风险的影响的总和,而不必区分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对于某种特定交易物,只要知道了其各种可能的收益率及概率分布,即可计算出它的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从而知道该交易物的风险程度。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投资者往往投资于不同投资媒介、不同投资市场和不同的交易物,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的计量将复杂得多。每种交易物不仅具有自身的不确定性,而且相互之间还有影响。在这种组合投资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交易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引起的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可用协方差表示。 在组合投资的情况下,计算和估计各种交易物之间的相关系数是繁杂和不可行的,而用夏普创立的单一指数模型(singlein-dexmodel)中的β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单一指数模型假定各交易物的报酬率只与某一因素有关。用投资报酬率与该单一因素所构成的回归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可求出β值。β值的含义是:当决定投资报酬率的单一因素变动一个单位时,该投资交易物的报酬率变动的单位数。β值越小,表示风险越小;β越大,表示风险越大。β值较大的投资交易物的投机性较强。 (3)投资决策和风险报酬率投资市场上收益与风险并存。理论上,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可能有四种:其一,风险高而收益低;其二,风险高而收益高;其三,风险低而收益低;其四,风险低而收益高。第一种将由于投资者普遍的回避态度而从市场上消失,第四种由于投资者普遍的追求而导致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从而转变为第三种。因此市场上实际存在的投资机会,往往只有第二种和第三种。可见,市场上高收益与高风险往往相伴而行。 那么是否风险与收益严格地成比例增减呢?并非如此。虽然收益高则风险高、收益低则风险低是一般规律,但市场上存在的状况往往是,有相同预期收益的交易物其风险程度不同,有相同风险程度的交易物其预期收益不同。这为投资者选择收益高但风险相对较低、风险低但收益相对较高的交易物提供了可能。那么如何选择呢?这需要借助于收益风险比(reward-riskratio)。 收益风险比反映了一种交易物或一笔交易的预期利润和预期风险的比率,它实际上是对投资交易物收益和风险的综合量度。如果交易物A比B的收益风险比高,表明冒相同的风险,投资于交易物A比投资于交易物B获得的收益高;也表明,获取相同的收益,投资于交易物A比投资于交易物B所冒的风险小。收益风险比高的交易物具有相对较低的风险和相对较高的收益,收益风险比低的交易物则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和相对较低的收益。因此,收益风险比高的交易物应该是购买的对象。对一笔交易而言,如果可能利润为投资资金量的10%,可能损失为投资资金量的5%,那么这笔交易的收益风险比为2∶1。收益风险比高的交易较之收益风险比低的交易更为合理。对市场总体而言同样存在一个收益风险比,收益风险比高的市场较之收益风险比低的市场更值得投资。 投资者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投资决策正确与否,以及正确的投资决策是否有效地贯彻执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受投资者风险偏好程度的影响。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风险偏好者,或者说风险的追求者,他们对期望收益等于某笔固定收入但存在不确定性的收入较之该笔固定收入更为喜欢,或者说前者对他效用更大。他们在对风险和不确定的追求中获得满足。第二类是风险中性者,他们认为期望收益等于某笔固步收入但存在不确定性的收入与该固定收入没有差别,或者说两者对他的效用是相等的。第三类是风险的规避者,他们认为期望收益等于某笔固定但存在不确定性的收入不如该笔固定收入,或者说后者对他的效用更大。三种不同风险偏好程度的人对风险的态度不同:第一种人在追求投资风险中得到满足,而往往不是追求最大的期望收益率;第二种人对风险的态度是中性的,他们只考虑期望的收益率越高越好,而对风险的影响不予考虑;第三种人厌恶风险,为了避免风险,他们情愿放弃部分投资收益。不同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某一特定投资者而言,在不同条件下他对风险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投资额和投资者总的财富之间的比例关系。 投资额占投资者总财富的比例越大。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越低。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必须全面考虑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因素。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性者对于风险的态度一般是不可取的。因为投资中必须支付手续费等费用,同时由于市场风险及投资人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投资者所进行亏损的交易明显多于获利的交易。研究表明,即使是成功的投资者通常亦只能在约40%的交易中获利。因此,不考虑风险的投资决策是不可取的,追求风险并以之为乐的态度更不是理智的投资者所应有的态度。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必须对风险进行足够的“关照”,全面衡量收益和风险的数量关系。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在股票、期货等风险市场上收益风险比达到2∶1或更高的比例,投资者始乐于入市交易。收益风险比分析在投资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除非投资者交易获利的可能性以较大程度高于交易亏损的可能性,否则投资者将不容易在市场上盈利。
-
-
- 第三浪,大智慧专吃第三浪指标公式2634
- 资金,大智慧超级资金指标公式2236
- 黄金分割,大智慧L2黄金分割线的全新画法1972
- 买卖,大智慧捞钱手主图指标公式1889
- 赚钱,大智慧一年赚五倍的主图指标公式1820
- 主图,买卖,收费指标,价值58000元(大智慧)1811
- W%R,大智慧金牌WR指标公式1735
- 选股,大智慧简单的选股公式1655
- 买卖点,带买卖点的安全带公式(大智慧)2504
- 第三浪,大智慧专吃第三浪指标公式2298
- 赚钱,大智慧一年赚五倍的主图指标公式1945
- 买点,卖点,同花顺一线定输赢指标公式1910
- 筹码,三丰筹码主图(大智慧)1816
- 趋势,未来趋势主图指标(大智慧)1721
- 趋势,多空,多空趋势(大智慧)1716
- 主图,解盘,赢富,大智慧羸富解盘主图指标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