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客观看待股评
- 时间:2015-07-14 17:19:37 来源:58gu.com 作者:58GU.com小编
-
所谓股评是指有关专家、学者、证券从业人员发表对股市走向、个股行情及投资策略方面的评论和看法。1998年4月1日后,中国证监会开始出台《证券投资咨询管理办法》,凡是从事投资咨询人员都必须通过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咨询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管理。
自从股评诞生的第一天起,股评就引发投资者极大关注,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许多投资者对股评又爱又恨。不少投资者看了某篇股评,采纳了其中建议,赚了则兴高采烈,亏了便恨之人骨。有的投资者自己从不认真研究、深人思考,炒股时主要听广播、看电视、读股评,投资决策主要依赖甚至完全听从股评建议。也有一些投资者认为:做股评的证券分析师既然能准确分析,为何自己不炒股,若炒股早发财了,为何还要为微薄的稿酬四处投稿,可见股评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不值得听、看、读。有的投资者把某些股评奉为投资“圣经”,盲目崇拜,有的投资者却对股评不屑一顾。以上种种对待股评的态度个人情绪化程度高,缺乏一个公正、客观看待间题的态度与方法。
股评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1.传播证券相关知识、法规。鉴于绝大多数投资者业余从事证券投资,太缺乏必要的证券知识,不了解有关投机的“游戏规则”,因此股评满足投资者求知的渴望性。
2.迎合与满足市场投资大众的心理需求。许多投资者自己拿定了买卖主意,由于没有把握,常常想听一听、看一看别人怎样看待市况、确立怎样的投资策略,寻求别人的认同心理。当市况极度低迷时,唱好、唱多的股评给了持股者持股的信心。股评是一般投资大众心理咨询的“窗口”。
3.股评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投资分红等现象具有一定的舆论监督作用。
4.股评作为一种市场评论,对投资大众的投资心理、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有投资大众证券知识丰富,投资决策水平提高,独立自主研究、探索能力增强后,股评对市场的影响才会逐步趋向理性化、客观化、正常化。
股评褒贬的焦点就是准确率
影响股市运行的因素有宏观形势与政策因素、行业因素、上市公司因素、市场技术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市场效率因素、政治因素等,有些因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预测性。有些因素如大地震、大水灾等为不可预测因素。股市是由可预测因素与不可预测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成,股市本身就存在着可预测性与不可预测性的双重特性。股评是把股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股市双重特性的本质决定了股评也同样烙上预测得准与预测不准的特质。一味苛求十全十美的股评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投资大众只有以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态度,平和的心理来读、来看、来听股评,才能去伪存真、有的放矢地正确看待股评。许多投资者没有看、听、读股评以前,一般都能以客观的态度认为:股评只要有70%-80%以上的准确率就相当高了。可是一旦投资者看、听、读股评时,偏巧遇到20%-30%的股评出错,造成投资者亏损或套牢时,不少投资者的态度就易发生明显情绪化的改变,顿时认为股评误导,股评不可信,抱怨批评随之产生。
世界上至今也没有100%正确的股评。即使有99%正确的股评(只是理论存在),对于采纳另外1%错误股评意见的投资者来说也是100%的决策错误。不少投资者是以自己的盈亏来评判股评的优劣,而不是全面、客观、公平地评判一家股评的准确率如何、可信度多高、参考价值多大。
投资者对股评期望值很高,评判股评优劣仅以自己投资盈亏为标准,这是造成投资大众对股评褒贬不一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因素是某些证券分析师自身水平有限,看间题片面,分析停于表面,导致股评错误率很高。这是造成投资者对股评分析师很不满意的原因。要正确看待和参考股评,首先要了解股评的类型,判断股评的分析方法和证券分析师是属于多头专家还是空头专家。股评市场分析师也是人,也会出错,甚至犯错不少。求人不如靠自己,投资者自己努力学习证券知识,掌握分析方法,精通分析手段,提高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完善自己坚韧、果断决策的性格,以自己分析为主,倾听参考别人意见为辅,才能在潮起潮落的股海里生存、发展、壮大。
如何做一个善于倾听股评意见的投资者呢?
股评参考价值的高低与证券分析师的综合分析能力的高低息息相关。作为投资者,如何选择质量高的股评文章,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是许多投资者面临的焦点问题。要客观、全面、公正地看待与采纳意见,就必须全面了解股评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股市分析师的类型,把握看股评的要点,采取正确客观的态度。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采纳正确的意见,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目前国内股评界常用的分析方法,按证券分析师切人点面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主要以跟踪与研究政策面变化为主,从而对市场大势提出自己的观点。国内股市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政策对股市的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政策面的研究与预测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由于证券分析师不是政策决策者,证券分析师的意见与建议绝大部分建立在个人对政策的猜测上。政策的出台不是“灵丹妙药”,只有在关键的点位与适当的市况中才能发挥巨大功效。政策面能发挥出多大影响力还看市场主力的表现情况。这类股评的参考价值在:当市况大幅下跌,新股跌破发行价,新股或新基金发行出现困难,这时应关注政策面的分析股评;当市况大幅上扬,市场极度火爆,应关注政策面降温的政策出台。股市在中间区间波动,政策面变化方面的分析文章参考价值较低。
2.以经济学家为主要类型的证券分析师偏重于国民经济基本面、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从面推导出未来的股市发展变化。这类股评认为,股市是反映经济冷热的晴雨表,研究国民经济基本面的发展变化,就能把握股市运行的本质。国内绝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必要的金融、证券知识,忽略了基本面的深入分析。这类股评给读者普及相关知识的作用较大,实际指导意义则较弱。国内股市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占国民经济比重仍不够大,要起到“晴雨表”、“温度计”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规范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周期与股市运动周期还有个滞后与超前的时间差。
3.以技术分析为主要方法对股市运行趋势发表看法的股评占了市场绝大多数。技术分析简单易学,对短期波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绝大多数投资者又偏爱短炒,以散户居多的市场容易暴涨暴跌。由于技术分析本身适合短期预测,技术分析本身不涉及基本面的分析,技术分析只对市场行为中的价、量、时、空四要素进行研究,技术分析本身设计并不完美,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分析师认识理解水平不同而有较大差距。水平较差的分析师常常从短期技术指标着手,导致这类股评常常股市上升时预测升,仅过数天股市下跌时又预测跌,分析师自己本身对市场行为缺乏明确的短线、中线、长线的看法。精通技术分析的一些知名证券分析师的命中率则较高,受到市场投资者一定的欢迎。要追踪半年甚至数年观察总结一个证券分析师的命中率,才能比较出哪一位命中率高,才能长期跟踪分析、采纳他的建议。
4.从供求关系、资金面、市场心理波动来捕捉股市运动趋势。市场绝大多数投资者常常猜测主力心理波动来决定自己的买卖策略。从供求关系着手分析具备一定的道理,对扩容节奏的把握是掌握供需因素的关键。当扩容节奏加快、加大时,股市就掉头下行。由于扩容节奏不透明,给预测分析带来不确定因素。资金面与国家货币政策息息相关,市场缺少的并非是资金,市场缺的是吸引介人二级市场的信心。市场心理至今也没有一个衡量的依据,对市场心理分析与预测很大程度停留在定性分析与估计上。
弄明白市场四大类型股评的分析方法后,可以根据股评结论来分类:
(1)模棱两可型:证券分析师本身没把握,泛泛而谈,这类股评最无价值。
(2)多方假设型;证券分析师先设定几个前提,再推导结论。这类股评占据市场很大份额,具备一定参考价值。证券分析师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把“前提条件”是否实现这个未知数抛给了读者。
(3)直言不讳型:这类敢于表明自己观点与看法的股评少之又少。广大投资者对股评期望值高,若遇股评预测错误,证券分析师便遭到投资者的责备,导致不少知名证券分析师不得不采取多方假设型或模棱两可型做分析。
投资者看股评的要点:
(1)注重研究股评文章的根据是否可靠。
(2)注重股评文章是否全面、客观,而不是片面、个人主观成分居大;对利多、利空因素是否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
(3)注重研究与学习股评文章的分析方法、研究思路,考察是否抓住主要矛盾,分析是否透彻,推理是否严谨。
(4)通过半年甚至一年时间追踪几个证券分析师的预测分析结论,统计命中率,统计谁属于看空专家,谁属于看多专家,谁属于骑墙派人士。
总之,投资者既要留心专家看法,又要当心专家看法。股评证券分析师也是人,同样会犯错,不能全信他们的意见,但也不能一概视而不见。连续下跌很长时间,应重视多头专家的意见。连续大幅上扬很长时间后,应重视空头专家的意见。投资不能什么都听别人的意见,自己分析后,再去“借鉴”别人的意见,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
- 第三浪,大智慧专吃第三浪指标公式2634
- 资金,大智慧超级资金指标公式2236
- 黄金分割,大智慧L2黄金分割线的全新画法1972
- 买卖,大智慧捞钱手主图指标公式1889
- 赚钱,大智慧一年赚五倍的主图指标公式1820
- 主图,买卖,收费指标,价值58000元(大智慧)1811
- W%R,大智慧金牌WR指标公式1735
- 选股,大智慧简单的选股公式1655
- 买卖点,带买卖点的安全带公式(大智慧)2504
- 第三浪,大智慧专吃第三浪指标公式2298
- 赚钱,大智慧一年赚五倍的主图指标公式1945
- 买点,卖点,同花顺一线定输赢指标公式1910
- 筹码,三丰筹码主图(大智慧)1816
- 趋势,未来趋势主图指标(大智慧)1721
- 趋势,多空,多空趋势(大智慧)1716
- 主图,解盘,赢富,大智慧羸富解盘主图指标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