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5-07-14 17:14:54 来源:58gu.com 作者:58GU.com小编
-
在股市发展的这二十几年里,股市的每一次下跌都会使得大批的投资者深受其害。在今年的4月份,或者准确的说是7月份之前,我国的股市更是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低谷期。股市为何下跌?仅仅是表面上的行情不好引起的吗?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
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基础制度建设落后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有些东西目前仍不健全,这其中就包括股票的做空机制。做空机制的欠缺,使得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股票市场价格的有效性也随之降低。
目前正被热捧的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边做多的交易制度缺陷,以充分利用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来稳定市场供求关系。
同时,我国市场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却是没有能够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大小非问题广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信息披露不够。
借鉴海外经验,在1929年大股灾之后,美国政府建立了各种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法律和规则,如《1933年美国证券法》的144号条例。此条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使上市公司占股超过10%的大股东、公司的高级管理层、董事等关联方以及从关联方中获得股票的人,在卖出股票时必须遵守严格的慢走和披露程序,而这类股票属于“限制性证券”,也就是“美国式大小非”。因此,对于我国的大小非减持问题,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提高大小非解禁减持的透明度,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
二、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各种体制、机制问题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规范发展中仍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公司治理“形似而神不似”,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运作流于形式,部分国有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上市公司整体实力有待提高,内部治理和外部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另一方面,在目前货币政策紧缩和人民币升值的局面下,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正面临严重挑战,如果不能依靠资本市场给予资金支持和资源重新配置,就会有一大批企业因资金匮乏而无法实现企业发展、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当前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快速成长,其中不乏创新能力较强、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但目前这一企业群体在中国上市公司构成中的比例过低。中小企业板建立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总体来看,数量和比例仍然偏少。我国的股票市场应成为优质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而不是低质企业的圈钱工具。page
三、监管政策制定粗疏
我国股市的监管政策在这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尚有不足:政策制定粗疏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很多企业等都再走政策的擦边球。这反映在市场中有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对于监管层来说,提高监管水平,依法治市,严格查处造假、内幕交易、权力寻租等违规和腐败行为,任重而道远。前期爆出的国开行副行长王益案件再次为股票市场建设敲响警钟。由于高官的身份和拥有的权力,一系列资本市场奇案发生了,若不提高监管水平和有效性,严惩这些践踏金融市场规则和违法乱纪行为,就难以为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建设扫清障碍。
另一方面,大小非问题成了2008年的股票市场的焦点问题,股权分置改革中相关制度的设计也因此再次引发学者和机构的争议。大小非是目前我国股市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与股改之初的目标“两类股东在股价面前将会利益一致”相悖。股改的启动,虽然试图通过对价等办法对社会股东进行补偿,并以此为代价让大小非股东的股份流通起来,最终达成大小股东利益一致的目标,使股市回归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但是,两类股东的利益仅仅在股价上涨时一致,而在下跌中那些成本低廉、获利丰厚的大小非的兑现冲动会严重影响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股改设计没有全面考虑这些资金的退出,将对市场有多大压力。因此,当滞后的股改后遗症暴露出来,股改的积极成果非但没有得到巩固,反而对经济社会造成了难以评估的影响。
股市为何下跌的深层问题如此突出,想要拥有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就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继续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切实提高监管的水平。这些都是让股市健康发展并且良好发展的根本。
更多关于股市涨跌的奥秘,请参考阅读:股票为什么会涨跌、股票能买跌吗?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