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1RSS2 加入收藏
股票 必读教材第一步:新手疑惑第二步:开户买股第三步:必要名词第四步:看盘基础第五步:股市常识第六步:炒股书籍第七步:视频学习终极操盘 知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知识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总股本是什么意思

  • 时间:2015-07-14 17:09:52  来源:58gu.com  作者:58GU.com小编
  • 总股本是什么意思?总股本是新股发行前的股份与新发行股份的数量总和,它于流通股本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对股票市场来说,流通股是指在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在流通股当中,按照市场属性划分可以有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这几种。既然有流通股,那么肯定就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指的是目前还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国家股与法人股。另外,一些股份公司的内部职工股或管理层所持股在一定的期限内也可能被纳入此行列。

      在2008年以前,考虑到二级市场扩容不能过快等因素,国家股、法人股一般不得上市,内部职工股也只有在社会公众股上市半年后才能上市流通。流通股是指已上市流通的股数,它主要是指社会公众股,已上市的内部职工股。  现在的全流通股总股本中包括了限售的流通股和无限受流通A股两部分,无限受流通A股就是在二级市场上(包括股民们手中的这部分)流通的,限售的流通股是原来的发起人,法人股,国家股等部分股票。上市后(或股改后)这部分股票是按要求在1-3年不等的时间内不可以上市流通和转让。期满以后才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自由买卖。  比较来说,总股本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所占的股份总数,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对于全流通股份来说,总股本就等于流通股本。  结合市场分析来看,当总股本很大,且非流通股本较小的时候,庄家不易控盘,导致该个股不容易成为黑马。反之亦然,当总股本偏小,非流通股本较大时,庄家可以相对容易的进行吸筹建仓,从而快速拉升股价,该个股成为黑马的机率就会变大。当没有庄家的介入时,股本大的个股价格波动会比股本小的个股价格波动更小。  总股本是什么意思,大家现在都弄懂了吧?只有理顺了总股本和流通股本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资金作出合理投资。
  • 点赞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