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1RSS2 加入收藏
股票 必读教材第一步:新手疑惑第二步:开户买股第三步:必要名词第四步:看盘基础第五步:股市常识第六步:炒股书籍第七步:视频学习终极操盘 知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知识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热点板块是怎么形成的?

  • 时间:2015-07-14 15:34:44  来源:58gu.com  作者:58GU.com小编
  • 摘要:热点板块是怎么形成的? 一个市场热点的形成,通常需要几个方面的配合,首先是政策背景,其次是板块所具有的题材,最后是主力的炒作策略。 第一,政策是热点滋生的“催化剂”。中国股市被人戏称为“政策市”,投资者有举一反三看一下以前年度的行情特征,每热点板块是怎么形成的?
    一个市场热点的形成,通常需要几个方面的配合,首先是政策背景,其次是板块所具有的题材,最后是主力的炒作策略。
    第一,政策是热点滋生的“催化剂”。中国股市被人戏称为“政策市”,投资者有举一反三看一下以前年度的行情特征,每一个底和顶的拐点或者反转,几乎都是因新政策的出台而引起的。于是我们看到了1995年政府“三大政策”救市,1996年银行利率下调、1997年6月政府压市、1999年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2000年2月10日新股二级市场配售、股票抵押政策等,两大利好。
    以上我们所谈的侧重于政策对行情和大势的作用。那么政策对板块有些什么影响呢?
    1998年,低价股成为市场热点,这一热点的形成与政府“三年之内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决策密切相关。这一政策背后是资产重组的具体实施给“垃圾股”带来的生机。由于资产重组是企业改革的重头戏,而低价股又是重组的对象,所以1998年低价股一经“革命”便成为市场的主流板块。
    第二,题材是热点的“导火索”(借“题”发挥就可以解释什么是题材)。政策为股市热点的形成创造了外部条件。某一板块在某一时段上能否成为热点,关键还得看有没有题材配合。虽然股市中题材五花八门,但基本的两个就是送配和并购,且这些题材在公告之前通常都伴有其他小题材,比如公司所得税减免、新项目投产产生效益及参股金融、网络企业等等。送配题材往往只有在牛市及部分盘整市中才能形成热点,在熊市中不但不成热点反成冷点。而并购题材则无论在何种市况下一般都会形成热点,只不过热点有大有小。由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复杂性,能流通的股份仅占总的20%~30%,因此一般情况下,很难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实现购并,而往往借助于非市场力量,这样购并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资产重组了,或者说购并包含于资产重组的概念当中。一般情况下资产重组本身就可以发动一轮强劲的行情,而如果是借助二级市场实施并购,那就可能孕育着更大的行情了。
    第三,主力是开启热点按钮的最终操作者。有了政策和题材,还必须有主力才能使热点向纵深发展。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成交量和一定的升幅,一般投资者是不会跟进的。热点板块就意味着该板块的成交量较以往大幅放大,其重点品种的日成交量居当日排行榜前例,股价大幅上扬。量的放大意味着主力资金进场与市场追涨资金的增加,也就是说热点是靠大家资金的“注入”,某一板块才得以滋生的。股价的涨升意味着热点所带来的市场价值开始逐渐显露,这种价值的发现更渲染了该板块的赚钱效应,而这种效应一旦被市场确认,则有可能导致新的资金不断涌入。主力为了加速热点形成过程,减少自己的操作成本,常常借“题”大肆渲染,不仅有可能通过报纸杂志,还有可能通过小道消息,比如不到50元不出货等等引诱中小散户跟风,同时为了配合让大家在盘面上看到该股的活跃程度,有时主力还通过对敲的方式来实现成交量的快速放大(所谓对敲就是指市场主力机构,开设若干个账户,从这个账户卖出,从那个账户买进,这种对敲的根本目的在于制造图形诱骗中小散户)。
  • 点赞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