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5-07-07 16:33:31 来源:58gu.com 作者:58GU.com小编
-
摘要:在麦哲伦基金由彼得林奇任基金经理人的13年内,该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成为有史以下最赚钱的基金。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1977年买入100美元麦哲伦基金,在麦哲伦基金由彼得林奇任基金经理人的13年内,该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成为有史以下最赚钱的基金。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1977年买入100美元麦哲伦基金,经过13年时间,在1990年已经增值为2739美元,增值26.39倍(注意,每年复合增长率为29%,1.29的13次方是27.39,不是28000美元,增值280倍)。所以在投资者眼里彼得林奇就是财富的象征,他的操盘手法和风格受到股民的热捧,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彼得林奇简历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公司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 在1977~1990年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该基金的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目前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还是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住在波士顿。彼得林奇每月走访40到50家公司,一年五六百家。即使少的时候,一年也至少走200家,阅读700份年报。他是最早调查海外公司的基金经理,比如他发现Volvo的时候,连瑞典自己的分析师都没去过它的工厂,当时Volvo的股价是4元,每股现金也有4元了,当然属于严重被低估,后来为Lynch赚了7900万美元。
他每天6点15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点15回家。一年行程10万英里,相当于一个工作日400英里。每天午餐都见一家公司。每天听200个经纪人的意见。他和他的助手每月要将2000家公司检查一遍。在他退休之前,他只度过两个长假,其中的一个:去日本,用5天时间考察当地公司,在香港找到老婆,在中国玩了3天,然后去曼谷考察及观光,最后去英国,用3天时间调查。彼得林奇操盘手法麦哲伦基金的脱颖而出,得益于彼得林奇的“进攻性策略”,而这种进攻性策略的背后,则是对四种股票的严密追踪,那就是资产富余型股票、成长性股票、周期型股票与起死回生的股票。说起成长性股票,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高科技公司的股票,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技股曾经辉煌,有的美国公司甚至创下了市盈率500倍的纪录,可见其股价的高企。彼得·林奇对高科技股票却退避三舍。其实在美国走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型中,成长股比比皆是,服务业表现尤其出色。在林奇看来,餐饮连锁公司和零售公司通过全国扩张,能在10-15年内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也就是3年可以翻1倍。他们不仅和高科技公司一样有高收益、快速增长,而且风险较小。为此他还发现了“72原则”,那就是年投资回报率除以72,等于资产翻1倍需要的年数。比如25%的投资回报率3年翻倍,15%则是5年。彼得林奇认为,抓住这些成长股的关键是,要确定该公司的扩张期是否走到头了,能否抓住“最后的机会”。彼得林奇代表作《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全美第一号畅销书)、《学以致富》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