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11-01 08:06:22 来源:58gu.com 作者:
-
在阿胶界,东阿阿胶可以说是王者,但昔日王者,近期竟跌下了神坛,净利跌96%,其经销商更是6折疯狂清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说是因为昨晚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
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东阿阿胶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减少32.79%;净利润1594万元,同比下降95.61%;扣非净利润为-457万元,同比下降101.41%。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95.57%。
从2019年前三季度整体来看,从年初至9月30日,东阿阿胶实现营收28.3亿元,同比减少35.45%;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减少82.95%;扣非净利润为1.4亿元,同比下降87.38%。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同比下降82.90%。
东阿阿胶的业绩,用“惨烈”一词形容并不过分。从昔日的“王者”到如今跌下神坛,背后的原因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一、驴皮吹太大
百因必有果,“驴皮也会被吹破”。东阿阿胶并未在三季报中解释业绩为什么会如此难看,不过在其10月15日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中,透露了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受整体宏观环境以及市场对价值回归预期逐渐降低等因素影响”。
财报的用语看起来过于书面。换句话说,就是“驴皮吹太大,消费者不买帐了”。
三季报预告中所谓的“价值回归”,是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在2006年提出的一个口号。他曾公开表示,价值回归即回归到20世纪30年代阿胶的等值价值,换算到今天大约4000元~6000元/斤。
为了这个目标,东阿阿胶可谓卯足了劲地“向钱看”。
据招商证券统计,自2006年至2018年,东阿阿胶累计提价17次,阿胶块的零售价从每斤80元飙升至近3000元,涨幅近40倍。
在东阿阿胶面前,北京房价的涨幅更像是小巫见大巫。2000年,北京的房价约4500元/平方米,2017年最高超过10万元/平方米,价格涨幅为22倍。
面对人们的非议,东阿阿胶总是以驴皮资源紧张为名,粉饰自己疯狂涨价的动机。
不过这一说法的确有据可依。据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国内毛驴存栏量以3%的速度下降,目前行业销量需要驴皮400万张,但国内供应量不足180万张。
然而,有媒体曾质疑道,750元的驴皮便可熬出1斤阿胶,相比每斤3000元的阿胶,驴皮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赶不上阿胶。
此外,人民 日报、果壳网、丁香医生等媒体平台曾相继发文,辟谣阿胶补血、养颜的传言,称由驴皮熬制的阿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因为没什么铁,所以不具备补血的功效。而且胶原蛋白本身并不能美颜,吃到肚子里就变成了氨基酸,与直接吃猪皮并无二样。这相当于间接地给东阿阿胶浇了一盆冷水。
事实上,东阿阿胶近年来曾不止一次因虚假宣传遭到通报。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