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1RSS2 加入收藏
股票 必读教材第一步:新手疑惑第二步:开户买股第三步:必要名词第四步:看盘基础第五步:股市常识第六步:炒股书籍第七步:视频学习终极操盘 知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个股分析 > 个股研究

    芯片巨头ARM拟国内IPO 受益芯片概念股有哪些?

  • 时间:2019-05-28 19:34:34  来源:58gu.com  作者:
  •   最近芯片巨头ARM拟国内IPO 的消息不胫而走,国内有些投资者对它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全球的芯片领域里它算的上是一个龙头,很多有名的芯片制造商都要向它付专利费,下面看看受益股有哪些 吧。

      芯片巨头ARM拟国内IPO

      市场消息称,日本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芯片生产商安谋控股(ARM Holdings)将把中国业务交给其与中国合作伙伴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名为ARM mini China,在中国深圳注册成立,4月开始营业,并计划在中国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中国投资者持有ARM mini China 51%的股份,安谋持有其余49%。消息人士称,IPO计划或将得到监管机构的快速批准。

      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安谋国际的前身为艾康电脑,于1978年,于英国剑桥创立。公司以设计ARM处理器构架闻名于世,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产品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ARM自己不制造芯片,将其技术知识产权(IP核)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厂,其中包括Intel、IBM、LG半导体、NEC、SONY、飞利浦、Atmel、Broadcom、Cirrus Logic、Freescale等。

      值得注意的是,受惠于手机与移动式装置、汽车系统、大型家用电器的应用,ARM 9核心已拥有超过200家的授权业者、ARM 7也有150多家的公司采用。

      2010年6月中,苹果公司表示有意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公司,但遭到拒绝。ARM公司CEO Warren East称ARM公司作为独立公司更具价值,“买家展开收购的唯一理由是消灭竞争对手。”

       受益芯片概念股有哪些?

      中科创达(300496)(300496)与ARM合资成立了安创空间,共同拓展在智能硬件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中科创达持股51%。

      恺英网络(002517)旗下大朋VR是ARM在中国VR市场的深度合作伙伴,与ARM公司就GPU底层优化技术进行了长期合作。

      个股点评:

      中科创达:业界领先的优质技术公司,2018年业绩有望反转

      中科创达 300496

      中科创达是A股中的优质技术公司:公司致力于提供移动操作系统平台技术及解决方案,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拥有全方位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并通过收购计算机视觉公司MM Solutions,跻身世界一流之列。围绕操作系统技术,公司相继布局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硬件三大业务板块,并建立起全球化的技术支持和营销网络,与国内外诸多知名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智能手机业务仍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公司智能手机业务聚焦于安卓等手机操作系统的二次开发,向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尽管智能手机销售放缓拖累了业务增长,但该业务仍是公司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放眼未来,我们认为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成长以及AI等新技术驱动的手机升级迭代,仍足以支撑智能手机业务维持约20%的收入增速。

      智能硬件业务布局未来,具有爆发潜力:公司智能硬件业务定位于加速智能硬件产品化进程,主要围绕TurboX平台开展,特别在无人机、VR、机器人、Smart Camera方向进行了重点布局,客户多为创业型智能硬件厂商。近期,公司还推出了物联网管理和应用平台TurboX Cloud。尽管业务增速未达预期,但增长势头依然良好。我们认为该业务在2018年仍将快速增长,无人机、VR、商用机器人市场的进展或会超出预期,且公司也将会在其他下游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智能汽车业务是最值得期待的增长点:公司自2014年起涉足智能汽车业务,并相继收购专业车载系统厂商爱普新思和慧驰科技、全球领先的车载交互技术公司Rightware。当前,公司已可提供囊括汽车娱乐系统、数字仪表盘、综合驾驶舱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该业务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期。我们预计智能汽车业务至少在未来3年保持高增长和高毛利,是公司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公司始终重视研发与人员激励:公司十分重视研发与相应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技术人员占比及学历结构在A股计算机行业中位居前列。自2014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基本占到营收的15%以上,研发人员数量从未低于员工总数的90%。为了完善公司激励机制,公司已先后推出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并由此产生了近1.8亿元的激励成本。

      公司近年业绩不佳但2018年有望反转:2015年以来,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但在成本与费用的双重压力下,归母净利润增速始终表现不佳。其中,综合毛利率下降或与智能硬件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以及智能手机厂商经营压力的传导有关。费用方面,我们发现研发、并购、股权激励、汇兑损益是近两年费用高增的主要动因,部分因素有望缓解或消失。综合分析来看,我们认为公司将走出连续三年低增长的低谷,2018年业绩有望反转。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对公司2017-2019年的盈利预测做出调整,EPS分别为0.21(-0.11)、0.47(-0.01)、0.70(+0.01)元,对应3月21日收盘价的P/E为144.7、65.0、44.4倍。我们认为,公司是A股中优质技术公司,业务具有稀缺性,仍具有充足发展潜力。尽管近年业绩欠佳,但2018年业绩有望反转,尤其智能汽车业务值得期待。同时,公司并购Rightware和MM Solution的协同效应也值得看好。综上,我们继续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 智能手机销量超预期下降:如智能手机销量超预期大幅下滑,手机厂商的经营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传导给公司,使得公司利润承压;

      2) 汽车智能化进程低于预期:汽车的高度智能化仍需要相当时间实现,如汽车智能化进程低于预期,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增速也将受到压抑;

      3) 智能硬件普及情况持续低于预期:当前智能硬件市场呈现碎片化特征,普及率也不高,如智能硬件产品渗透率持续较低,公司智能硬件业务难以实现预期盈利;

      4) 并购整合风险:如未能实现有效整合收购标的Rightware和MM Solution,则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协同效应,进而对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形成影响。   

  • 点赞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