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8-28 14:42:50 来源:58gu.com 作者:
-
随着中报披露家数增多,寻找高成长标的成为投资者主要任务。分析人士表示,一家公司从高速扩张到稳定的高质量成长,创新是重要驱动力,而研发投入则是创新的基本保障。
26家公司中报研发费用占比超20%
数据统计发现,截至8月27日,沪深两市共有2050家公司披露了中报业绩,总计有172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数据,合计投入研发费用1188.56亿元,同比增长28.51%。其中,有263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金额超1亿元,上述公司对于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最为凸显。
具体来看,中国中车(8.30 +0.36%,诊股)(6.70 -0.59%)(41.14亿元)、工业富联(15.36 +0.33%,诊股)(31.88亿元)、海康威视(32.30 -1.37%,诊股)(19.13亿元)、广汽集团(10.61 +1.43%,诊股)(7.81 +1.43%)(17.07亿元)、华域汽车(20.88 -0.76%,诊股)(17.00亿元)、紫光股份(47.63 -0.56%,诊股)(15.81亿元)、三一重工(9.22 -0.22%,诊股)(14.26亿元)、均胜电子(24.46 +0.62%,诊股)(13.28亿元)、烽火通信(31.20 -0.64%,诊股)(11.37亿元)和欧菲科技(17.41 +0.99%,诊股)(10.41亿元)等10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均在10亿元以上,另外,包括恒瑞医药(70.70 +0.50%,诊股)(9.95亿元)、立讯精密(18.40 -0.81%,诊股)(9.33亿元)、大华股份(16.41 +2.37%,诊股)(8.65亿元)、歌尔股份(9.06 +1.68%,诊股)(8.53亿元)、科大讯飞(30.02 -0.56%,诊股)(8.03亿元)、深天马A(12.06 +0.25%,诊股)(7.94亿元)、宁德时代(73.38 +4.14%,诊股)(7.18亿元)和南钢股份(4.66 -0.21%,诊股)(7.16亿元)等在内的18家公司2018年中报研发费用也均超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且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9%的公司达到100家,其中,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20%的公司有26家,万泽股份(11.60 +0.69%,诊股)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居首,达到63.73%,四维图新(20.03 -0.15%,诊股)、沃森生物(21.86 -2.24%,诊股)、恒生电子(54.81 -0.35%,诊股)等3家公司紧随其后,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到46.3%、41.65%、41.51%,而启明星辰(18.52 +0.33%,诊股)(37.83%)、川大智胜(15.09 -0.40%,诊股)(35.58%)、赢时胜(15.39 -0.06%,诊股)(34.4%)、广联达(30.08 -0.95%,诊股)(31.63%)和初灵信息(12.66 +0.48%,诊股)(31.07%)等5家公司2018年中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也均在30%以上。另外,包括中新赛克(104.19 +0.67%,诊股)、格尔软件(26.92 +5.24%,诊股)、北方华创(54.91 +1.55%,诊股)、深信服(98.37 -0.01%,诊股)、远光软件(6.46 +0.94%,诊股)、苏州科达(18.92 +3.05%,诊股)等在内的17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也位居前列,均超20%。
进一步统计发现,上述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20%的26家公司中,启明星辰(14898.72%)、用友网络(28.70 -0.52%,诊股)(293.91%)、沃森生物(270.08%)、北京君正(22.67 +0.04%,诊股)(213.68%)、万泽股份(160.41%)、新筑股份(7.05 -0.14%,诊股)(135.19%)、北方华创(125.44%)、普利制药(65.34 -1.67%,诊股)(125.17%)、维信诺(11.87 停牌,诊股)(116.47%)和万达信息(18.24 -1.08%,诊股)(101.63%)等10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实现同比翻番,显示出较高的成长性。
更为重要的是,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的企业未来成长后劲十足。上述100家公司中,截至目前,已有30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且报告期内业绩全部预喜,其中,北方华创、荣之联(9.07 -0.55%,诊股)、中新赛克、新北洋(16.16 +0.00%,诊股)、麦格米特(26.80 -2.37%,诊股)、埃斯顿(12.79 -0.31%,诊股)、川大智胜等7家公司均预计2018年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