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8-05 21:25:50 来源:58gu.com 作者:
-
导读
各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正加速出台,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乡村振兴建设与财政支出的基建项对接,有望成为阻力最小的方向。
摘要
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确立,乡村振兴是财政发力的重要抓手。从政策定位上看,乡村振兴本身也是去年以来“补短板”的延续,对释放社会生产力和消费需求有重要意义,同时7月23日国常会也再次确认“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的方向,这一点在7月31日政治局会议中也得到了确认;其次,财政支出往往与地方平台为主的建设呈现一种互补关系,在地方平台受限于“合理融资需求”情况下,财政支出的基建投资有望加速,与此同时财政支出中的基础设施类建设支出与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好紧密相连,因此财政发力可能在乡村振兴项目上起到更好的直接效应。
2018年乡村振兴大约能够带来1万亿元的投资需求。从乡村振兴的实际投资需求上看,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旅游等)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环保治理、公共服务)仍有较大的投资空间。我们梳理各地已披露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8个省份公布的授信/财政预算为3476.5亿元;2018年危房改造的中央财政补贴总预算为185.92亿元;要建立356个特色小镇、626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3000个乡村旅游园区/景区村;乡村公路修建总公里数为20万;除此之外还有水利工程、公共服务等支出。根据我们初步的测算,2018年乡村振兴大约能够带来至少1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后续乡村振兴的立法推进与战略规划进一步细化将开启投资热潮。除了上述提及的1万亿元左右的投资需求外,后续我们预计还有更多增量项目正在孕育。具体而言目前内蒙古、天津、北京、河南这四个地区的乡村振兴规划并无相关财政投入具体目标的表述,其中重点省份西藏和新疆还未出台相应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我们认为,更系统性、具体到项目的乡村振兴计划将会陆续浮出水面。而后续伴随乡村振兴立法工作的推进,乡村振兴被纳入国务院常委会所指向的地方平台融资的“必要的项目”的概率极大,后续系统性建设计划的铺开,是主题最大的催化。
建议按四条主线进行布局:环保、建材、建筑和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环保仍是重要前提:乡村振兴离不开水、固废处理设施建设,推荐:博世科(13.75 -2.48%,诊股)、碧水源(12.40 -2.67%,诊股);运营类资产如危废、环卫等行业现金流充足,且处于必要位置,受益:龙马环卫(23.60 +0.98%,诊股)。乡村基建,华东、中南水泥受益,推荐:海螺水泥(36.66 -3.65%,诊股)、华新水泥(19.05 -6.16%,诊股)、万年青(12.78 -5.82%,诊股)。乡村旅游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思路主线下:生态园林类公司仍会获益于订单增长,推荐:文科园林(7.40 -2.50%,诊股)/龙元建设(7.36 -3.54%,诊股)。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规划重明确提出的提升农业机械化率的战略下,农机销售的回升,受益标的:吉峰农机(4.10 -5.31%,诊股)、一拖股份(6.16 -2.84%,诊股)。
正文
1. 乡村振兴:财政政策发力的重要抓手
在我们此前发布《乡村振兴,宜居先行》主题报告对2018年的乡村振兴战略意义和建设思路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近一周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2018年下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信号,7月31日政治局会议再次重提乡村振兴,市场对于乡村振兴投向了更多的关注。我们认为,目前各省乡村振兴现有规划中投资空间2018年已达到1万亿的规模,而由于其建设项目与财政支出有更好的对接性,可能成为“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响应最快的方向,增量空间值得期待。
1.1. 乡村振兴步入加速期
从政策定位上看,国常会再次确认“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乡村振兴本身也是去年以来“补短板”的延续,对释放社会生产力和消费需求有重要意义,推进进入加速期。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此后,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台了有关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7月1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牵头的乡村振兴法已经启动了立法相关程序,到2020年之前有望正式发布。我们认为,在传统经济动能减弱,叠加外部贸易我擦冲击下,2018年下半年的经济可能出现缓慢下行,财政政策将在有效需求上提供结构支持,而乡村振兴的政策定位正符合“补短板”的政策思路,成为提供有效需求的重要对冲手段。
-
点赞